女人体质天生偏寒凉,生育过的女性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中,因气血亏虚更容易受寒湿影响,从而感染妇科病;给自己带来难言之隐。既然女人给世界带来如此多的美好,因此也会获得上天特别的宠爱!
女福穴:女人特别的穴位
顾名思义,女福穴就是给女人带来福气的大穴。它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女福穴”,是周尔晋先生发现并命名的。当年周先生在安徽定远的时候,有一位妇女3次产后都患有子宫收缩痛。她第二次产后发病的时候,周老用耳穴给治好了,到了第三次发病的时候,病情更为严重,而且小便不通,疼痛不已,耳穴也毫无效果了。周老当时想:脚乃是肾、肝、脾3经的聚集之处,在脚上是否能找到治疗该病的高升点呢?果然,在她脚外踝前不到一寸的地方,周先生找到了一处非常明显的压痛点,指压下去,5分钟后,这位产妇不痛了,小便也通畅了。
治疗妇科病,重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体大药
女福穴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处,肌肉微凸,极易辩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即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灸按八分钟。
女福穴止痛效果强,十分钟内解除产妇宫缩痛,极其效验,可治妇女痛经病,宫缩痛,接扎手术后遗症,上环后不适等等,该穴还有强壮腰腿功能,对腰椎病与瘫痪病有配合医疗作用。对男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也有疗效,该穴还有哪些医疗作用,有待探索。
延伸阅读
只需喝一碗,冬天积攒的湿气光速消失,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现在喝最好!再有一周时间,就要立春了,春天就要来了,你是否每当到了春天会感觉整个人提不起精神,心情易烦躁?这是因为,冬天体内积攒的大量的湿热,加上春季气候潮湿,春主生发,人体易受湿气困扰。
中医认为,湿邪入体,症状百出:头部沉重;水肿、湿疹;四肢无力;胃肠胀气、大便稀软;关节肿胀疼痛……
出现这些症状你要小心了食欲不振
没有食欲,容易胀气,吃饭时感觉恶心。
精神萎靡
胸闷,四肢或身体沉重,浑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头昏沉,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脸色暗沉和口内粘腻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早晨眼皮肿,出现下眼袋。
大便稀烂
基本成形但较软,大便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且觉得大便排不尽。
体态虚胖
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下肢水肿。
下面给大家挑选了最简单有效方子,清热利湿、舒肝健脾,现在喝最好!快看看吧!
一杯中药祛湿茶陈皮茯苓茶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
枸杞薏米茶材料:薏米g,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枸杞,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茯苓薏米姜茶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将茯苓、薏米洗净,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
功效:祛湿,健脾胃,暖胃。
红薏米祛湿茶主料:红薏米、芡实、栀子
喝法:每天两包
功效:健脾祛湿,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对经常胃胀、消化不良造成的积食有帮助。清热排脓、凉血淡斑,祛前胸后背痘痘等美容功效。祛除子宫寒湿,止带止痒,对湿气引起的妇科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除痹解酒、保肝利胆、益肾固精,祛口气干呕。祛水肿、祛肠热,缓解便秘,对各种困乏头晕倦态有非常好的调理效果。增强人体免疫、抵抗力、预防流感、抗衰老、抗疲劳、抗癌防癌。
一味祛湿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香连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平胃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清热祛湿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藿香正气丸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除了中成药,也可以选用一些祛湿茶。
一碗保健去湿汤1猪横脷煲鸡骨草材料:猪横脷1条,鸡骨草30克左右,蜜枣2个
做法:猪横脷清洗干净切小件;鸡骨草斩成小段,捞洗,把材料全部放进汤煲里,加入6-7碗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慢火煲1.5小时,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猪横脷与鸡骨草合而为汤,更具清热利湿、舒肝健脾、润燥养肺的效果。
2冬瓜薏米猪骨汤材料:猪大骨、冬瓜、薏米、茯苓、红枣、枸杞、姜片。
做法:将以上材料除冬瓜外洗净,姜切片,入砂锅;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开;转微火煲两小时,最后半小时加入冬瓜;关火前加入少许盐。
功效:
薏米--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利湿热。
茯苓--具有利水祛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
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3扁豆眉豆鸡脚汤材料:新鲜鸡脚6只、腱肉1块、扁豆30克、眉豆50、蜜枣2个、清水10碗,生姜1块
做法:把鸡脚、猪腱肉、姜片放进锅里,加入没过材料的水,煮开后捞出冲洗干净浮沫;扁豆、眉豆淘洗,蜜枣冲洗一下;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加入大约10碗清水;大火开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清暑解渴、美容养颜。
4薏仁红豆瘦身祛湿汤材料:红豆g、薏仁g、红枣2颗、冰糖少许
做法:红豆和薏仁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放,加入少量冰糖与两颗红枣,用电压锅压15分钟,之后重新再压10分钟,这样薏仁会软糯,红豆则已完全炖酥。
功效:薏仁祛湿美白,利水消肿,而红豆含丰富的铁质能让人气色红润。多摄取红豆,还可以补血、促进血液循环。
一个穴位去湿气这个穴位就是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这里,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间。
古中医认为承山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不过按压这个穴位是有讲究的,按对了,才出效果。怎么按呢?方法如下: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散逸。
人们在游泳的时候,人的小腿肚子会抽筋,这是因为人在水里感受了寒湿之邪,这时,也只要赶紧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以。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