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两点一线中,santo/山拓多次组建了户外团建,让山拓的小伙伴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当中,能够放松自己,也体现了santo/山拓的初衷,自由欢快地享受旅途所带来的快乐,也拥有着对徒步、登山的热情和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5月初,我们登上了增城最高峰牛牯嶂,这是一条广州顶级登山徒步路线之一。
牛牯嶂,又名灵山,海拔.3米,是增城市最高峰,因山形象只大水牛伏于泥水中,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为牛牯嶂。如果去网络上搜索各类信息,都没有相关图片证明这个说法,直到亲自登顶,才知道一点也不假。
增城第一峰—牛牯嶂,位于增城北部派潭镇境与龙门县交界处,北眺南昆山,由四座超过米的山峰组成。1座峰顶伏幼鼠两只,1座峰顶似直立有眼牛头,1座峰顶为斗笠,1座峰顶如水牛卧伏——牛牯嶂以此而得名,最佳观察点须绕过峰顶似有眼牛头之牛眼的另一侧,向前略俯视即可。山坡较陡,河谷切割较深,有不少跌水瀑布和峡谷,山与山之间有大小不一的盆地和河谷阶地整个山体盘亘数十里,附近少有村庄,人烟稀少,植被茂密、原始,是探险猎奇的好地方。
牛牯嶂不但景色瑰丽多姿,而且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山牛、山猪、山羊、山鹿、黄鲸、穿山甲、龟、蛇、石燕、画眉、鹧鸪、百灵、山鹰;林木多古松、杉树、红桐、格木、沙树;中草药村多沙参、巴戟、牛膝、鸡骨草、七叶一枝花等。
山脊狭窄,山坡陡峻。山间有多处以瀑布、奇石、岩洞为主题的胜景,著名的有“七仙姑”、“星岩”、“石室”,其中最大的一个岩洞,人称“石洞天”,洞内可容纳数百人。石牛变成石头紧固在派潭河,山那边仙人也变成了一座山,像一头巨大的青水牛牯匍匐着,这就是今天的牛牯嶂。事实上牛牯嶂形成于燕山四期地质年代,距今几亿个年头了,山上奇特的山石景观是因为致密坚硬的花岗岩石经亿万年的风化、剥蚀、冲刷而形成的。
沿途风景真的很美,登上后的风景更是赞不绝口。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充实,9点左右到达牛牯嶂山脚下,差不多下午1点到达山顶,沿途拍照打卡,享受徒步的乐趣。五点半左右到达徒步的终点。户外的新鲜空气、美丽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期待下一次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