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认为想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就要提升胃气,因为提升胃气能增强吞噬细胞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吞噬细胞的数量是很少的。而提升胃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喝肉汤,什么时候喝汤比较好呢?
有人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方药”,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的必经之路。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不同的汤可以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
1:鸡汤抗感冒。特别是老母鸡中的特殊养分,可以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促进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2:排骨抗衰老。排骨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以促进微循环,多喝骨头汤可以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3: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特殊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呼吸道炎症,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清热祛湿,健脾和中的鸡骨草扁豆排骨汤:
材料
扁豆克、鸡骨草克、猪脊骨克、蜜枣5个。
做法
1、先将鸡骨草洗净,用水煮20分钟后,倒出水去渣。
2、再将倒出的水与洗净的猪脊骨和扁豆放入砂煲中煮。
3、再将蜜枣加入,先用武火煮20分钟,再用文火煮1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
健脾、清热祛湿、和中。鸡骨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扁豆则健脾化湿消暑,鸡骨草偏凉,扁豆和蜜枣刚好可以减掉其寒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类人不宜饭前喝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人:因为相比健康人,他们胃酸分泌较少,如果饭前汤水摄入过多,就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消化,引起胃部不适,从而加重病情。
胃酸分泌多的人:汤(鸡汤、浓缩的肉汤)能刺激胃酸分泌更多,易引起烧心、打嗝等不适,因此总是有泛酸等不适的人,也要少喝肉汤。
除了饭前少喝或不喝汤外,饭中间喝很多汤,或者饭后再大量喝汤,对于胃下垂的人也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让胃部更为沉重。即使要喝汤,建议吃饭时也要缓慢少量地喝,多吃菜,或者最好在饭后半个小时再喝,以一小碗为宜,大约~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