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鸡骨草 > 鸡骨草归经 > 正文 > 正文

和南师学养生之道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30 14:40:11

一、夏季以“泄”为养,做好这两点,病气可以发泄出去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春生夏长,这是讲夏天这三个月当中,“蕃秀”,植物春天种下去,一直成长到夏天,这是最漂亮的时候。夏天“天地气交”,这是古文那么讲,因为我们的生命靠三样东西,日光、空气、水。温暖的地方会生长,寒冷的地方就是死亡。“万物华实”,所以夏天是生长最重要的时候,万物繁华漂亮。那么,夜里早点睡,早晨早点起来。“无厌于日”,无厌是什么?不要过分在太阳下面活动,避开一点日晒。“使志无怒”,在心理的修养上少发脾气,怒是发脾气,换一句话说,心理上对人对事宽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使华英成秀”,等于让大地上的万物成长茂盛。“使气得泄”,这里头有个问题啦,夏天怎么叫泄气?这是《易经》讲“消息”,成长的时候就开始死亡,当你死亡的时候即开始成长,这是一消一息,所以生命到了最漂亮的时候就要完了。

《庄子》内篇告诉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婴儿生出来以后,到第二天,这个婴儿已经比昨天老,三岁的婴儿比一岁老,生生死死很快地在变化。所以《庄子》也引用孔子告诉颜回的四个字,“交臂非故”;生命的道理,一切的道理都很无常,你我两个对面走,你过来我过去,两个膀子一靠,已经变了,都不是现实的你我了。所以夏季要善养自己的意志,无怒,阴气就可以发泄出去了。“若所爱在外”,这个时候人的思想情绪都喜欢向外面,都喜欢放射出去。“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四气调神就是讲这一套。没有讲怎么调,只讲什么夜睡早起,什么不要发脾气之类的调神的道理,所以它没有讲医学,只讲养生。但是你懂了养生的原则去看病,就看出病因来了。北方人大碗吃面,包子、馒头大口吃,肠胃容易吃坏。所以北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胃很重要,夏天以泄为主,把肠胃清理。中国人有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中国人最注重吃。抗战的时候,德国人粮食不够,第二次大战打败了,他们研究中国人吃饭,如果把全中国人大便中的养分再提炼出来,制成粮食,可以供德国人打三年仗。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燃料、能量的饭量只有半碗,如果吃三碗,其余两碗半都浪费了。有许多消化不良的渣子,变成大便排泄出来,还有许多是供给了身体内的蛔虫、细菌等。中国人喜欢吃,肠胃都吃坏了,而很多病都是肠胃堵塞,中气不足所引发的,要少病就得使肠胃健康。一般人如果一星期中,一天一夜不吃饭,清理清理肠胃,那是非常好,非常合乎生理卫生。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是百丈禅师创立的,他也告诉你:“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不管什么病,先要把肠胃清理一番,比吃什么药都好。

二、生气动怒伤肝容易得肝病,发脾气化解有妙法

发怒的心、瞋心是有毒的。如果你平常恨人、忿怒、就是你心里的毒,毒的习气就很重,这是贪瞋痴三毒之中的毒。现代心理学已和医学结合,人的心理有了重大改变,血液细胞立刻跟着变化。尤其发大脾气的时候,当场抽出他的血液来检验,血液都会变色,具有毒性。肝病出怒声,容易发脾气,轻易动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我们发脾气、忧郁的、内向的、受委屈的,都伤肝。在心理的修养上少发脾气,“怒”是发脾气。换一句话说:心理上对人、对事宽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譬如你们在座的学佛也很久了,都晓得讲空,事情来了都空不了;脾气来了,烦恼来了,更空不掉。为什么理上知道是空,可是一到那时毛病又犯了呢?有时候一边发脾气,一边也知道自己很不应该,可是非发脾气不可。因为情感、情绪是由四大变化而来的,是业力来的。如果理性上知道,而事实上做不到,那是因为心力不够坚强之故。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喜怒哀乐不一定是心理发动,有时候是受生理影响来的。一个人有时情绪不好,是生理上病的原因。譬如肝气不舒,胃不好,痛苦难受,你叫我不发脾气做不到。理性说不必埋怨人,生病痛起来非要发脾气不可,因为它是情。所以修养到由性归到不动情,那是最高的修养了。

譬如人碰到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唉!叹一口气。呼气这个功能很大的。我现在把秘密泄漏给你们,譬如练武功的人,要打人的时候不是闭气哦,不要搞错了,是出一口气,大叫一声“哦”那个威力可是很大的。他这个动作不只是一口气而已,是整个意念都进去了。所以练武功叫你吐气,原理在哪里你不知道。所以人真的放下了,是气先放下。比如有人生气时,我们劝他说,你平平气嘛,你不要生气嘛,你这气停不下来就打结了,你打结了,脑子里思想停不掉的,那就很严重了。很多病都是气的问题。譬如癌症,肝癌、肠癌,一切的癌症,不是另外有个东西,而是他原来的气结起来,打结了。所以中文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形容,当听到一件事情,很刺激自己,文学上常常形容四个字:“为之气结”,呼吸停掉,气在那里打结。这个气慢慢在肝啊、心啊那里打结了,慢慢变成瘤啊,变成癌了,于是其它的细胞就死亡,气不通了。癌症是与生闷气有关的。非常内向的人,你打他都不放个屁的人,然后脸上发青发乌,在里面生气,将来百分百得肝癌。另一种是脾气非常大的,也有肝癌的嫌疑。中国人肝病特别多,肝癌特别多,就是喜欢在心里头生闷气。因为这个民族很奇怪,表面上有个假面孔的,装作没事,心里却生闷气。有一位老朋友,脾气很暴躁,来台湾以后,我问他脾气好些没有,他说脾气更大了,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他照做了,过了一个多月来看我,他说:“嘿!你的话真有效。当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把嘴一张,吐口气,再把气一咽,就没气了。”这是个好办法,当你要发脾气时,你告诉自己停一秒钟,忍一下,忍不住的,你干脆做个气功,嘴一张,呼一口气。那真有气耶!人生气时,硬是有一口气,不是假的。人一生气,气机就变了,经脉也乱了。

我常看年轻人爬楼梯,不过几层,上楼以后就坐那里气喘吁吁的,他因为不懂张嘴吐气这个窍门。爬高时不要闭嘴,嘴巴要微微张开哈气,才不会累。这个秘诀,是当年学武艺时老师传的。爬山时,我们跟不上,在后面拼命跑,看见老师在前面健步如飞的轻功,我们怎么跑也跟不上。老师回过头来说:“张嘴!”嘿!一张嘴果然轻松了。当然,这与真正的养气还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现在不妨略知皮毛地说一点养生学的理论,如说,愤怒伤肝,恐惧伤肾,好乐伤心,忧患伤肺。换言之,容易发怒、容易发脾气或脾气不好的人,便是肝气不平和的现象。容易害怕,俗话所说胆小怕事的人,便是肾气(与脑有关)不平和。嗜好过分,特别如饮食、男女方面过分,可使心脏有问题。多愁善感,或遇家庭问题,其他等等事故,心多忧患,便由肺气不平和开始,影响内脏健康。总之,七情六欲与生理健康关系非常大。“瞋恚者”,有些人向来脾气好,像说血型O型的人脾气大,A型人脾气好,其实不一定,每一个人内心都有瞋恚心。脾气好的人就不发脾气吗?他生闷气,闷在心里面;脾气坏的人,面孔上每一个细胞都讨人厌。有许多人在笑的时候,都是一脸横肉,苦恼相。换句话说,他细胞里都是瞋恚,没有转化过来。如果转化过来的话,哪怕你金刚怒目的时候,看起来都是慈祥的,那才是转了习气。“瞋”是外表,是粗的;“恚”是内在,是细的。瞋恚是脾气大,你们里头脾气大的太多了,一个比一个大,将来都成了气大佛,八十八佛以外的。瞋恚是怎么来的呢?你们检查自己,看下面的许多原因就知道了。“谓或因同梵行等,举其所犯。”一群人在一起修行,就是同梵行,别人的错误你看不惯,脾气就大了。

我们学佛的人注意!别人态度不好,或一句话不中听,马上起计较心,乃至起嗔恨心,你所有的功夫、修道,都垮掉了。瞋恚,瞋就是发怒、发脾气,莫名其妙,心里一肚子火;看到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顺眼,格老子就是我对,这就是恚心。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大家仔细反省检查一下。尽管有许多人态度友善,那是假的,心里想:“格老子,我才看不起你呢?你是混蛋!”这就是恚。这一念瞋恚闷在心里非常厉害,尤其在我的感觉与经验看,瞋恚心在内而不外发的人更严重,往往会形成肝脏的毛病。我个人几十年的经验,常常看到许多朋友就说:“小心肝啊!到中年更要小心。”人家问我:“什么理由?”“没有理由。”我不好意思讲,这种脾气压在里头,又不敢发出来,肝不出毛病才怪呢!百发百中。如果一个天生悲观的人,在医学的理论上来说,认为此人的肝不太健康,至少他的肝多少有点问题。如果不是天生悲观的人,但因为一时某种的影响导致悲哀,又不知自拔,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阴缩的现象。所谓阴缩,是指性的方面发生冷感现象,以及性器官的萎缩,另一方面,阴气亦呈萎缩,脸色随之发生变化。肝在五行上属木,如果肝出了毛病,严重致死的时间是秋天,因为秋季属金,金克木之故也。肝的不健全或者有病,常会表现在一个人情绪狂妄之上,也就是说思想言语有扩大欠真的情况,归纳为魂受伤,会导致精神病证。所以从一个人的情绪,即可判断他的病症,知道了病人的病,也就可以判断他的命运,这就是以往所谓的,能医能卜的道理。肝是营养血的,血又营养神魂,如果肝气虚的话则胆小,肝气壮则胆大。肝气有时会呈现不疏通的现象,称为肝气实,在这个时候,此人容易发起脾气,所以看到火气大的人,就知道他的肝气不通顺,俗话说肝火旺就是根据这个道理。

我们大家学道的,就要了解这个道理。真正中医的治病方法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譬如我们中国是黄种人,容易得肝病。照西医的治法,肝病就医肝补肝了,但不一定对,虽然也会治好病没有错。真懂得中国医学,懂得《易经》,懂得道家这个方法,就知道肝是木。什么生木?克木的又是什么?我们晓得水生木,金克木。或者这个人肺呼吸系统有问题,或者感冒太久,支气管炎,慢慢影响肝脏功能变差,这就要先治疗肺。要培养肝功能健康,不是针对肝脏,而是针对肾脏,因为肝肾同源,把肾水的功能培养好了,水生木,肝的功能也好了。但是这个不是呆定的啊!要活用,也要懂得命理,就是水多则木漂--水固然生木,水太多,把木漂起来冲到太平洋去,这根木头就完了。过去的老辈子中医,肝有病不一定治肝,肝病是个现象,病源出在哪里,要在那个源头下药。

据学生说,南师对治此症的方子是:几包鸡骨草,嘱回去后先煎服,同时又随手开个验方:“白芍、白术、白扁豆、茯苓、黄芪、甘草各三钱,加红枣二枚和生姜五薄片,用两碗水煎成一碗服。”

三、生气动怒伤肝容易得肝病,发脾气化解有妙法每天做这些姿势,近视眼、老花眼都会好的。一、用大拇指中间骨节,按摩自己后脑的两块骨头,转圆圈,先顺时针转三十六次,再倒转三十六次,不等。视觉神经就在这里头。二、用食指中间骨节揉两眼间鼻侧,这里有两个小窝窝,是两个道穴。以前我曾经两眼发红肿痛,嘱朋友针灸在这两个穴道上,立刻痊愈。三、两手不离开,同时揉两眼眶,即眼睛边缘骨节,顺转,越紧越好,再倒转,转数自定。四、手不离两眼,然后移至太阳穴,压揉。五、眼、牙齿闭着,手掌抱着脑子,道家则把两耳用手倒转来蒙住,两手在脑后打鼓,在后脑心用手指弹,学武功者称鸣天鼓。如此脑子清爽了,头也不会痛,然后慢慢地,可到达还精补脑,长生不老。这些功夫都是助道品,有助于修道,也是对治法门。我们的六根都在漏。这一代年轻人眼漏得很厉害,近视眼特别多,在电视和日光灯影响之下,眼睛的精力损耗特别大。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读书非要用普通的灯不可,日光灯对我来讲,闪动得太厉害,眼睛受不了。当年我每天看二十卷经,几乎除了吃饭、上厕所、睡眠之外的时间统统在读书,真做到了手不释卷、眼不离卷,字又那么小,还要作笔记,这么弄下来,眼睛也没弄坏。当年的灯是油灯,用一小盘花生油和棉灯芯,如此而已。现在的灯很亮,很多书用全白的纸印,这样也会伤眼。现在书出来,纸非常白亮,加上这样亮的电灯光,眼睛都搞坏了。像我现在90岁了,从小开始读书,那时没有电灯啊,煤油灯还是后来的,靠蜡烛一点点灯光,或者点一根灯草的油灯读书。我读的书,吹牛给大家听,光是武侠小说都看了数万卷,还不要说正统的书,全部《大藏经》、《道藏》读完,《四库全书》差不多翻遍了。我到现在90岁,有时候晚上看报纸,还不戴眼镜。现在的小学生都戴上眼镜了,原因是什么?出版界要注意,负责教育的更要注意,纸太白,电灯太亮,字印得太小。所以我告诉台湾当年的教育部,立刻下令,尤其是教科书等等,不要用小字;书纸,要用米色的。一会儿我拿一本书来,告诉大家我们过去读的书是怎么印的。现在印的书啊,是为市场而出版,没有为国家民族、为年轻人的文化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而用心,这是我们要反省的;每个家长自己也要考虑,这样对孩子眼睛和脑都不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gucaoa.com/jgcgj/10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鸡骨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