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药的发展概况
畲族是我国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根据我国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结果,全国畲族总人口70余万,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等省80多个县(市、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江西和广东的山区或半山区。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有自己单独的民族语言,但没有单独的民族文字。
畲医药是畲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环境和生存健康要求,积累和探索创造的各种医药经验集成,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畲医药的传承和流传一直面临种种困难,一度濒临失传。在国家对畲医药等民族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畲族民间医药调查与整理”等重大课题在21世纪初得到设立,畲医药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才得以有效开展,年出版的《中国畲族医药学》首次系统整理了畲医药传统知识,为畲药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年,“畲族医药”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浙江省丽水市申报的“畲族医药——痧症疗法”被国务院颁布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畲族医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力助推了畲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主的一批年富力强的科研人员加入到畲药研究开发的队伍中,通过一批科技项目的实施,畲药的现代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发展,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畲药产业从初始的民间零星散存向适度规模迅速发展,其标准化水平从无到有,实现了质的提升——继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首次收录食凉茶等常用畲药之后,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将11种药材以畲族习用药材名义收录,并增加了各项质控检测的详细内容。十五年后的今天,畲药的知名度和发展水平与十五年前相比,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生物医学的兴起,今天的现代医学或称生物医学,学科不断细分、深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局部的研究仍显现其局限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率先提出整合医学的概念,他提倡从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出发来认识医学。近二十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在研究的深度和水平上有了很大提升,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但当前医学研究上的某些局限也同样在中药研究中有所体现。整合医学的内涵精神,对于中药创新研究,很有借鉴意义。在畲药的传承和创新研究上,从民间畲医药知识的挖掘、文献的系统整理到畲药和中药间的比较研究,从畲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到临床用药和产业化开发,以及“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有效衔接,都需要以整合医学的理念和思路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和把握。当前已出版的多部畲医药著作,主要内容侧重畲医药民间资料调查、医药理论整理、草本知识等方面,尚未有一部整合常用畲药植物资源、栽培、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标准、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等诸多方面研究内容的专著。为弥补相关研究专著的空白,并通过专著的出版抛砖引玉、聚集更多力量投身畲药产业发展,程科军、李水福组织相关学者全面收集了当前畲药研究的各类资料和成果,总结整理并编写成册,命名为《整合畲药学研究》。
《整合畲药学研究》收录的团队研究成果和出版经费资助,主要来自浙江省重大专项“道地畲药资源保护和药用价值综合利用的研究”(C-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畲药食凉茶抗结直肠癌的物质基础研究”()和浙江省丽水市科技项目“浙江省常用畲药质量评价技术与规范化研究”(0410)等课题。
责任编辑:周巧龙
北京:科学出版社.10
ISBN-7-03--3
定价:元
《整合畲药学研究》是全面系统研究和总结常用畲药的专著,整合了常用畲药的植物资源、栽培、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标准、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等诸多方面内容。全书收录常用畲药种,包括重点介绍的11种收载于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最常用畲药和27种次常用畲药。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既有对民间畲药资料的挖掘与保护,又有在此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包含了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与实例,读者可全方面了解畲药科研相关工作。
本书可作为民族医药和中医药的教学、科研参考用书,可供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质量检验和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参考使用,还可供乡村村民与药农(包括民间畲医药人员)在日常和生产中使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作序
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中,据传产生过多种医学体系。例如在中国除了中医药学外,还有藏医、维医、壮医、回医、朝医、畲医……这些医药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来研究人体的功能,寻找保障健康和治疗疾病的对策与良方。它们都曾经为本民族,包括住在同地域的其他民族,乃至全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或政治压迫,或经济剥削,或武力掠夺,当然也包括自身努力不够,都逐渐地衰退,甚至销声匿迹了。只留下西医药独家发展、近亲繁殖。
社会或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诫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如果成了唯我独尊就将遇到难以解决自身矛盾的问题,西医药学也会如此。所以,尽管一个又一个医学模式接连登台,循证医学不够来个转化医学,转化医学不够来个精准医学,这些医学模式总体来说都各有千秋,都有积极意义,但似乎都是在末端使劲、局部发力,到头来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整合医学除了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体外,还试图将人体相关的一切学问加以整合,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整合的内容包括传统的民族医学,如畲医药学。畲医药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畲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结晶。它不仅为畲族人民,也为中华各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但是,由于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畲医药只能在畲民族中口口相传,未曾经过系统整理,难免传中有误、传中有漏,有濒临灭绝的危险。21世纪初,一批业内有识之士率先开展了畲医药的收集、抢救,对畲医药的处方、验方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并出版了《中国畲族医药学》一书。随后的十余年间,在政府业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研究不断深入,产业开发不断推进,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有的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此基础上,程科军和李水福两位同志组织相关学者写成了这本《整合畲药学研究》,它以整合医学的研究方法对常用畲药的筛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同时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对畲药的种植、采收、储存、分析和开发等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讨,基本实现了产业工程的全覆盖,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有幸先睹为快,愿意推荐相关学者参考或应用。
是为序。
樊代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医院院长
年12月20日
樊代明院士与本书主编程科军合影
作者简介
主编:程科军李水福
副主编:徐金标吕群丹程文亮肖建中
雷后兴胡建华王伟影刘根才
程科军,年出生,复旦大学药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学士、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后。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药材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畲医药分会理事、浙江省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丽水市农学会中药材专委会主任委员、丽水市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地中药和畲药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9项,在MedicinalResearchReviews、Oncotarget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4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持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2项。曾获丽水市“绿谷精英”、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浙江省药学会医药科技奖(个人奖)一等奖、浙江省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第九届“丽水市杰出青年”、国家农业部首届“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李水福,年出生,年恢复高考时考入浙江医科大学攻读药学专业,年初毕业,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丽水从事中药/畲药研究工作,年主任中药师,现任丽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中草药》、《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药业》和《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杂志编委。兼任中国民族医药畲医药分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分会委员、中药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委员,丽水市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和年连续两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编委。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参与了畲药的调研工作,是抢救、整理并开发利用畲族医药的首发和领军专家之一。主持完成省、市级项目多项(畲药研究领域4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畲医药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三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浙江省卫生厅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丽水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主编出版《中国畲族医药学》(年),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和丽水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年首届“丽水市杰出人才”,年首届浙江省药学会医药科技奖(个人奖)获得者。
目录
序
前言
总论(1)
第1章食凉茶(6)
1.1植物资源
1.2典籍记载与应用
1.3化学成分研究
1.4药理活性研究
1.5研究实例
1.6炮制和质量标准
1.7临床使用与产品开发
1.8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嘎狗噜(45)
第3章搁公扭根(70)
第4章小香勾(99)
第5章白山毛桃根()
第6章山里黄根()
第7章盐芋根()
第8章铜丝藤根()
第9章坚七扭()
第10章百鸟不歇()
第11章嘎狗粘()
第12章三脚风炉()
第13章美人蕉根()
第14章铁拳头()
第15章毛道士()
第16章石壁果果()
第17章坛头刷()
第18章伤皮树()
第19章石差豆()
第20章牛乳柴()
第21章白鸡骨草()
第22章铁丁头()
第23章山苍子()
第24章山枣()
第25章野割绳()
第26章天雷不打石()
第27章鸭掌柴()
第28章山当归()
第29章野仙草()
第30章热红草()
第31章大发散()
第32章雅雀草()
第33章千年运()
第34章毛筋草()
第35章猢狲姜()
第36章红豆树()
第37章金线吊葫芦()
第38章金线莲()
第39章其他畲药()
附录
畲药名索引()
植物中文名索引()
植物拉丁名索引()
后记()
彩图
畲药的定义、特点和命名
畲民用药来源多为聚居地所产的天然药物,按照来源与用法,将畲药分成三个层次,一为畲民独特使用的常用药物,包括新药源(中药和其他少数民族药学典籍及药材标准未收载,可以是民间草药、药用部位不同或不同炮制工艺而形成的药物)和新医源(不同的适应症或用药方法)等,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以畲族习用药材名义收录的食凉茶、嘎狗噜、搁公扭根等11种畲药是最典型代表;二为畲民与汉民共同使用者,这占畲民用药的大半;三为全般套用中药或其他少数民族用药。
常用畲药中存在不少与中药基原植物相同但药用部位不同而功能主治迥异的例子。掌叶覆盆子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功能主治为补肝肾、助阳、固精、明目,而根(畲药称搁公扭根)为常用畲药,用于治疗牙痛、风湿痹痛、目翳、呕逆等。海金沙的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用于热淋、石淋、血淋、尿道涩痛等的治疗,而畲药中主用根部(畲药称铜丝藤根),用于治疗肺炎、感冒高热、急性肠胃炎等。
畲医用药有其独特性。主要的特点包括:①以植物药为主。95%以上的畲药均为植物药,仅少量使用动物药,几乎不用矿物药。②习惯使用鲜品。一般喜用鲜草药,用药讲求新鲜,跨年药一般不用或很少使用。③常用单味。约三分之一处方为单味,即使复方,也大多不超过五味。④以原生物为主,少数经过特别的加工炮制。
收录于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11种最常用畲药,多数用畲民口语音译为汉字命名,如食凉茶(柳叶蜡梅或浙江蜡梅的叶)、嘎狗噜(地稔全草)、搁公扭根(掌叶覆盆子根及残茎)、小香勾(条叶榕或全叶榕的根及茎)、白山毛桃根(毛花猕猴桃根)、山里黄根(栀子根及根茎)、盐芋根(盐肤木根)、铜丝藤根(海金沙根及根茎)、坚七扭(檵木根)、百鸟不歇(楤木或棘茎楤木的茎)和嘎狗粘(小槐花全草)。食凉茶的取名除了汉族语音特点外,还结合了药材功效信息;铜丝藤根、百鸟不歇的名称则还含有药材形态的信息。除了畲民口语音译为汉字的命名习惯外,畲药多结合来源植物中药名称、药用部位、功效用途、生长环境、形态特征、颜色、气味等信息开展土语汉化命名。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gucaoa.com/jgcxz/9275.html